标签:
机构量化 |
分类: 实盘播报 |
别看指数反弹,但实际个股跌多涨少,所以和一些朋友聊,发现很多朋友纠结,3600附近还是看不清,买进去怕看错,做头下来。不买心也痒,毕竟低位股票现在还很多很多,不至于风险很大吧。对于这种吃不准的心理,我说两点。
一,
表面看,市场的特征,三句话概括:格局已变、逻辑不死、资金活络。格局上基金抱团彻底瓦解,现在就在找瓦解之后,还有什么板块能够重新凝聚做多的动力。资源股乘了一股东风,最近猛涨,但资源股上涨的背景是资源价格上涨,而这也是股是硬伤,,因为资源价格真涨多了,通胀就来了,反而制约股市。
投资逻辑上面,投资优质资产,投资稳定的现金流回报的这个思路实际是深入人心的,所以并没有多大改变,今天房地产股大涨,但实际研究一下就是物业股大涨,而物业也是我国特色的稳定现金流回报+线下入口。
资金活络,看市场涨跌的品种就能感受到,热点切换很快,昨天还是科技领军,今天第三代半导体等已经在板块跌幅榜的前列。
二,
表面上的三句话,虽然概括了当前市场的状态,但遇到具体的操作,方向在哪,还是模糊。但截至目前为止,股价距离在2440点位置10%以内的股票依旧有近40%,所以这个市场是资金从高山冲击谷底的过程。这种动能,必然能激起巨大的波动。而波动背后的资金态度,和机构意图,才是后续行情真正的引领所在。
对此,行情发展呈现三阶段的客观现象没有改变。即第一步 “低位上涨必有超跌龙头,盯住低位库存”;第二步 “龙头确立必有跟涨群体,盯住跟涨蓄势”;第三步 “板块切换必有机构离场,盯住库存衰减”。
由于股票现在太多,2月份的时候很多股票是涨上去了,但还有跟多的股票没太多涨。因此,2月初的那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。我们看下面「博尓系统」手机版的截图股票,其中橙色的就是机构库存,机构库存一多,就是机构资金在积极的活动,低位出现就是意图低吸,比如亚士创能,前期从79跌到40元,基本腰斩股价,但40元附近,久违已久的橙色机构库存从无到有,并且还在调整中不断增加。而这才是机构资金的真正意图,前期一路跌的时候不知有多少资金进去抄底,但真正的机构积极动作是没有的。所以反弹都是两三天就结束。但最近橙色的机构库存出现了,机构资金积极参与了,于是就能逆势动作。接下来这样的股票,肯定会越来越多,大家手头股票是不是机构库存越来越多的股票,可以到应用市场,装好一个「博尓系统」的手机应用,自己去量化,都能够量化清楚。
类似的还有像中材国际,股价两周前在低位时,机构库存从无到有持续出现,哪怕创新低都在增加,机构越低位越积极参与,当然是好事,所以最近一路反击,一点都不意外。而这些股票,之前都不是基金、券商特别在意的股票,而未来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的出现。
三,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提前获悉
而当前市场真正难于操作的地方就在于,很多股票和上面两个股票上涨之前的走势非常接近,也是下跌后企稳。但是企稳一段时间后,又砸盘破位下去了。这是因为这些股票,根本就没有机构库存,说明机构资金并没有在企稳中积极参与,只是散户惜售导致的。就像三峡新材,上周多数都是阳线,本周一照样阳线反击,看上去不错的。但突然就一个大跳水,走势上看就是突然遭遇利空导致的,而如果拿「博尓系统」去量化,整个反击过程就没有机构库存。说明机构根本没有积极去参与。当时的意图就是放弃,换而言之,就算是突发利空,机构之前也早就清楚了,不做反弹了。
类似这样的股票,最近也是很多很多的,也正是由于走势上对资金意图看不清,所以会觉得非常难做。但这并不是一时的,必须承认,在绝大多数时候,看走势是看不清资金意图的,要是都看清了,岂不是早就发财了?但大家看一到应用市场,装好一个「博尓系统」的手机应用,自己去量化,会有更多股票的资金意图被你看清,包括大家手头股票此刻的资金意图,也是一样的。用博尔看清意图再操作,效率是会提升好几倍的,同样安全性也提升好几倍。